您的位置: 首页  学员风采

郑颂:“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

发布日期: 2024-05-04   浏览次数 10
 

郑颂

青海湟川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青海省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委,青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十杰校长,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宁市劳动模范。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34期全国高中校长研修班学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13期全国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

先后担任西宁五中副校长、青海湟川中学二分校校长(现西宁海湖中学)、青海湟川中学一分校校长(现西宁二中)、青海湟川中学校长。提出了“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教育思想,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笃学的教师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礼貌、向上的学生团体。




2024年3月30日-4月1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泉州市隆重举行。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作了题为“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教育思想报告并与现场的与会校长代表们进行了互动讨论。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吉林省教育考试院首任院长、新优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总校长李桢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教授分别对郑颂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点评。

郑颂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邓睿主持本次研讨会


“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是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在38年的教育实践中凝练出的教育思想,郑颂校长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出“修德、求真、习文、健身”的校训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不断实践和践行、书写着具有湟川中学特色的诗与远方。

“祖国最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是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具有深厚中华底蕴,宽阔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具备家国情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郑颂校长从“做祖国最需要的人”之思想源起、校训凝练、课程体系构建、中学实践、打好学生“成长底色”五个部分汇报其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生成过程。

由父母到祖国最艰苦地方的担当影响与湟川中学爱国和民族救亡的精神感怀,再到一辈子只做教育的情感力量,正是“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不懈践行。随后,郑颂校长在“修德、求真、习文、健身”的校训凝练基础上,阐述了“立德树人”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即学科建设执信“教学本真”、活动育人蕴含“文化素养和精神”、心理教育靶向“健康人格”。在中学实践中,郑颂校长讲到要构塑有胜任力的湟川未来教师;营造校园“修德、求真、习文、健身”的生态;建设“五大校园”,助力从学科知识转向创新素养;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建立强大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体系;携手高校,建设一流创新实践基地等六方面内容。最后,郑颂校长提到面对未来的挑战,最需要的是成为“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基于此,未来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自我引导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角色也将发生变化,更多地向引导者和辅导者转变。学校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与装备,以“智学中心”“创客中心”“乐学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将智慧教育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综合安防平台等碎片化应用进行统整,推动学校内部应用平台的自动化流转,努力促成数字化转型赋能学校的智慧教育。

郑颂做了题为“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教育思想报告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江西上饶的校长团队成员提出“教育:做祖国最需要的人”如何在校训中落实和体现?来自重庆的校长团队成员提出“深入探索孩子内心世界,构筑心理安全防线,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方面学校采取了哪些举措”?还有上海徐汇中学校长团队成员提出“学生和教师如何自学自育?”等问题。郑颂校长团队的回答以做祖国最需要的人之思想源起为开端,提出了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崇高而深远的教育情怀,它融合了自己两代人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奉献精神,自己一辈子只做教育的高尚情怀,发扬了高原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继承了青海湟川中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救国为民根脉,体现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对教育创新的追求。在心理教育方面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及心理健康关爱工程,成立家庭教育家长讲师团,开设家庭教育早读活动,开展系列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等举措,提升了家长、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发展,塑造良好环境。最后阐述了学校通过“修德求真、习文健身”的校训为抓手,围绕“一个中心”“两项追求”“三重责任”“四优战略”“五大校园”来构建湟川中学“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框架体系。聚力打造“立德课程、修身课程、启智课程、怡情课程”四大课程。作为一所以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宽阔国际视野为办学目标的名校,青海湟川中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就是培养“做祖国最需要的人”。

郑颂校长团队与现场校长交流互动


东北师大附中前校长、吉林省教育考试院首任院长、新优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桢校长以“以价值引领,成就卓越发展”为题,强调卓越发展的主线是价值领导,而面向未来的学校治理核心应是价值引领!湟川中学坚持价值引领的办学主线,将“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价值坚守贯穿在体系化的办学思想、结构化的路径设计、务实而丰富的实践探索之中,特别在“立德树人”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李桢校长充分肯定了郑颂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及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中的充分体现!李桢校长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解读了价值领导模型,主要包括核心层的教育哲学体系,包含理念、愿景、目标、规划,个人价值追求;中观层即流程管理能力和宏观层即跨领域沟通视野等。她高度肯定了郑颂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以及青海湟川中学所作出的各种实践探索。李桢校长提出,校长个人的教育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教育理论与学校发展历史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思想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学校文化的建设两个抓手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行动指南,即价值领导。最后,李桢校长希望青海湟川中学乘风破浪,向光而行。

李桢校长点评发言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教授以“坚持与超越,追寻教育该有的样子”为题解读郑颂教育思想。他从郑颂校长38年的教育实践中,对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不缺思想,更不缺成功的探索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他说郑颂校长38年对教育的坚持变成了坚守,坚守教育的初心,坚守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一辈子只做教育的坚持,呈现了一个有情怀的校长该有的样子。在谈到坚持教育责任时,他认为当前国家把教育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教育?如何办成教育该有的样子?郑颂校长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修德求真,习文健身”校训的凝练,体现了对教育本真的追求,鲜活的教育实践,展示了教育的定力和育人智慧。郑颂校长在不同的经历中,在不同的学校,不断总结并寻求突破,不断的超越自我。郑颂的教育思想明显超越了只谈学生考试成绩的层面,更多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到开放包容校园文化的形成,从价值领导的确立,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不断超越功利,不断超越经验,在培养一批又一批祖国最需要人的过程中追寻着什么是教育该有的样子。代蕊华教授强调,郑颂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让我们思考未来的教育,教育应该超越工具性、超越技术至上,学校应该是一个仰望天空的地方,应该对学生友好,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

代蕊华教授点评发言


学员学习感悟

认真聆听了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的报告,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的坚定的教育情怀、坚定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价值追求。郑校长的“做祖国最需要的人”教育思想通过“立德、修身、启智、怡情”四大课程体系的建构与生动实践,推动师生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追求,从而引领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此外,它也顺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符合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勇敢承担了为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祖国最需要的人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宿迁市教育局 李辉

郑颂校长从自己38年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形成和凝练了他独特的办学思想——教育,做祖国最需要人。郑校长确立的校训“修德求真、习文健身”高度体现其教育思想。修德是培养做祖国最需要人的根本思想。求真是培养做祖国最需要人的教育精神。习文是培养做祖国最需要人的内涵元素。健身就是培养做祖国最需要人的健康保证。郑校长以校训为抓手,围绕一个中心、两项追求、三重责任、四优战略、五大校园来建构湟川中学培养做祖国最需要人的框架,聚力打造四大课程体系,以培养做祖国最优秀人,推动湟川中学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邹响太

聆听了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的教育思想,让我特别有感触。他强调,做祖国最有需要的人,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历史传承。在郑校长的引领下,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应该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郑校长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特别是对校训内涵的解读“修德求真,习文健身”,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办学能力,为培养“祖国需要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圳班初中组 高伟

听了郑颂校长的讲座和李桢校长的点评,我有这样的感悟:价值领导力是校长基于价值观引领学校发展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结构中必备的领导力,也是“真正的教育家必须具有的一种领导力”。当校长进入学校时,是带着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哲学观一起来的。拥有明确的价值观是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实现的基本前提。对校长而言,要回答“学校的价值使命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等。这些是校长走上领导岗位时必须思考并需要澄清的基本价值理念问题。没有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理解与把握,带来的不仅是校长自身的迷思,更是学校发展的迷茫。


深圳班初中组 黄晓霖

郑颂校长在高原之上,极其响亮地提出了“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办学追求。他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三位一体“立德树人”创新模式理论模型、创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创新的课程体系、创新的实践体系,为西宁市基础教育提供了办学思路。在此模式下,他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经常让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以此为抓手开展对重点学科的教学督导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他倡导的以热点、信息点、重点知识点“三点”预测高考考点的复习方法,也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深圳班初中组 吴红剑

聆听郑颂校长的讲座,全程感受到郑校长在教育实践中展现的其深厚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师素养提升、教育科研与改革以及思政教育的探索几个方面。在青藏高原,就是这么一群不缺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工作者,支撑起西部教育的栋梁。郑校长的教育观点和实践,不仅体现了其作为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展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深圳六联小学 易恒雄

今天是思想涤荡的一天,来自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分享了他的办学思想。我不仅能感受到郑校长自身的家国情怀,一辈子只做教育的情感力量,还能感受到他对“做祖国最需要的人”育人目标和“修德求真、习文健身”校训的凝练。印象很深的是讲座播放视频中,郑校长不自觉的与录像中的孩子们一起齐唱校歌,而校歌的歌词就是学校育人目标和校训编入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校歌这个载体,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精神传递给学生和教职员工,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并践行这些理念。


深圳龙城小学 阳湘玲


撰       稿:郑    颂  代蕊华 邓   睿

感悟整理:阎文鑫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