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调研栏目,郅庭瑾、硕士研究生陈悠然,从英国综合中学的变迁透视后普及时代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可能路径。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校长白振华,结合自己履职校长二十载的沉淀,以实践经验论说人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要素。海南省定安县实验中学校长范刚,以自身连续38年奋斗在我国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经验,介绍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的“高”“低”“进”“退”管理实践。
区域探索栏目,安徽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章平,系统介绍了安徽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战略目标等强省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郑州平原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周剑,介绍了中原县域一所新建高中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教育总支书记、中心学校校长方建江,结合自身耕耘乡村教育24年、担任乡村校长13年经历,指出中西部地区、偏远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对策建议。
书写基础教育强国的答卷需要学校作为。学校经验栏目,成都七中校长张翼、安徽省合肥市第五中学校长熊荣领、重庆市渝北中学党委书记杨华、上海市敬业中学校长金怡、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校长孟祥波、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德宝,分别围绕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高中理科人才培养、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高中特色教育体系构建、把学校打造成涵养灵性的育人场、高中校长与学生两次邂逅及育人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回应等论题,生动呈现了一线办学者的思考与感悟。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在本册的卷首语中所言,“教育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对于教育系统内部而言,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所培育的人的基本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无论是对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创新体系建设而言,还是对于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而言,都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当每一位社会成员都竭尽所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现代化强国建设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