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日期: 2017-03-03   浏览次数 243
 

2017年2月28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市八一学校承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逸夫楼报告厅开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刘利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兼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翟博,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傅首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环发委主任董配永,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范承玲,北京市教工委委员、干部处处长陈江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处长李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调研员黄贵珍,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副主任沈玉顺、刘莉莉,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校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内常务副校长王珉珠,人大附中校长、副书记、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常务副校长翟小宁,人大附中书记、副校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书记、人大附中副校长、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校长刘小惠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教授主持。第6、7、8、9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校长代表300余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教育思想研讨会。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主持会议

刘利民会长在致辞中对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价值予以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教育思想研讨会展示分享和交流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思想,影响辐射带动学校、区域甚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他分享了对当今时代发展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及由此校长们所应具备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学校治理水平的看法。他通过一系列数据来展示义务教育均衡、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在取得量的成绩的同时更需关注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他指出不仅时代呼唤教育家,国家、社会、民众都在呼唤。教育家型的校长应该具有纯粹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先进深刻的思想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具有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他希望通过本次教育思想研讨会,充分交流,深入讨论,激发创意,梳理优秀校长的教育思想及其所在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形成新的实践经验,凝结新的思想理念,百花齐放,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提供先导。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一流大学的优秀之本在于有一流的生源,而一流生源的培养之本在于中学。他认为中国的中学教育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的水准,向各位优秀中学校长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钦佩。他认为基础教育领域创办世界一流中学的经验对创办世界一流大学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他希望中学校长和教师们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坚定教育自信,让世界看到中国中学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刘彭芝校长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达了祝贺,对通过教育思想研讨会展示学校办学成果、优秀校长办学思想、激励更多优秀校长投身于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探索的意义予以了肯定。她引用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有好校长才有好学校,有好校长才有好教育。一位好校长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师生员工的挚爱,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对改革创新的思考与决断。她勉励在座的各位中学校长以教育家型校长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所作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致辞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从2010年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吉林、河南、天津、陕西、广东、湖南、青海、江西、内蒙等地召开了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8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校长先后在此研讨会上展示办学成果,交流教育思想。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翟小宁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葛军校长,上海市市北中学陈军校长,北京市八一学校沈军校长将在本次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刘彭芝校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殿军校长、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将作为特邀嘉宾进行点评。

多位优秀校长在会上做主题发言

特邀嘉宾等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