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助力上海中小学校长数智化领导力提升,这个专题研修班今日启动

发布日期: 2025-03-24   浏览次数 10
 



今天(3月24日),海市中小学校长数智化领导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开学典礼。


该研修班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深入实施《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凝练总结人工智能教育的“上海经验”“上海方案”与“上海贡献”。


研修班为期三天(3月24日—26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校长、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校长、各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人等共计约300人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参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处处长韩崇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处四级调研员刘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部部长潘丽芳、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部副部长黄炜、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出席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主持。


研修班开学典礼现场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为开学典礼致辞。他谈到,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意义重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大时代”,人类已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进入到数字化的大时代,这个时代前所未有;


二是聚焦“大转型”,时代的变革呼唤育人方式的变革,教育者已不能再用工业时代甚至农业时代的育人方式来培育数字时代新人;


三是面对“大挑战”,在数智技术的影响下,育人体系将迎来根本性的重塑,身处其中的教育者及学生都要面对重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校长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李政涛表示,上述三个“大”密不可分,其连接点在于校长的数智化领导,期待此次研修班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校长的数智化领导力,更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的凝练、总结人工智能教育的“上海经验”,以期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强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校长黄岳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研修班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教育思想深度碰撞与交流的契机,有助于各位校长深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探讨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黄岳辉谈到,在数智化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发展的今天,校长应当博学多识,广泛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动向;应当审问、慎思、明辨,深入探讨数智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利弊,找到最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发展路径;应当笃行不怠,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推动学校更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韩崇虎为研修班作动员讲话。他谈到,近年来,上海市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推进,二是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三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四是师生素养显著提升。但教育者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区域和校际发展不平衡,教师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亟待解决。


韩崇虎表示,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过程中,校长的认识、思考与实践至关重要。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他提出——


校长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动拥抱变革;


校长要注重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校长要统筹资源、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推进;


校长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校长要通过培训、激励等措施,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


校长要注意防控安全风险,严守伦理底线,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据悉,本次研修班将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施、人工智能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变革三大主题,开展专题讲座、经验分享、问题研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以期增强学员的人工智能教育顶层设计能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数智治理能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领导力、辐射传播引领发展的能力等。


文字、摄影:袁曼舒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图片来源: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来源: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