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中学校长游永亮表示,作为广州市白云区一所远郊的乡村完全中学,学校更关注学业薄弱学生的发展,“学校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老师要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包容心做好托底教育。”学校以人生规划为导向构建多元育人体系,开拓多样化的升学途径。游永亮表示,当学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又有清晰的前进之路,即使再普通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光。实现教育强国梦想,基础教育是重要的基点,促进学业基础薄弱学生的发展,就是抬高基点,
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五年前,校长陈文学带着广附集团的办学经验来到距离城区60多公里的南沙,提出“让每一个南沙孩子,无论出身,都能站在广附的肩膀上眺望世界”的理念,学校创办之初,就派出24名南沙教师到总校沉浸式跟岗两年,这一批教师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带头人、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学校“因地制宜共生”,构建了“向海而生的十二年课程链”,开设选修课30多门、社团课70多门,经过五年的努力,家长已不再单纯地询问孩子的成绩,而是主动与老师探讨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陈文学表示,这不仅是南沙教育的实践,更是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校长陈建国表示,育才实验学校从“民办”转为 “公办”,不仅是办学性质的转变,更是从“选择性教育”向“普惠性教育”的责任升级,学校聚焦数字赋能提升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公办初中新标杆。学校通过数字化建设赋能课堂革命,教学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借助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学校同时推进作业革命,构建基础巩固层、能力提升层、创新拓展层三级作业体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精准化指导。陈建国表示,育才实验学校经历的转型“阵痛”是中国教育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的缩影,为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是一所区属普通公办九年制学校,校长肖宇宁介绍说,玉泉学校位于国民革命策源地羊城广州、红色热土黄埔,学校把“到黄埔去,到延安去”的革命初心理想作为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座桥梁,坚持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底色教育;结合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多元文化交融、意识形态交锋的特殊性,学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代表的底线教育;黄埔区是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国家关键技术研发区,学校还聘请专家院士、科技工作者或家长朋友成为学校的科学副校长、班级科技辅导员,联动内外资源开辟第二课堂,推行以科技报国为代表的底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