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郅庭瑾介绍,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长期持续的项目。从2010年至今的15年间,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已经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举办了163场全国优秀中学校长个人思想研讨会,在基础教育校长教师队伍中产生了广泛而长久的积极影响。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提出,校长应当是教育专家、学校专家、育人专家以及首席学习专家。作为首席学习专家,校长要成为全校的学习典范——做最热爱学习、最善于学习的人,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李政涛说,成为首席学习专家要做到“三学”:一是学经典,研究中外教育经典理论与实证;二是学前沿,把握最新政策、理论和实践动态;三是学典范,向优秀教育家及教育家型校长学习精神与方法。
宁波市鄞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尚兵致辞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王飞致辞
第16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成员姜远才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雅教育:成全生命的教育
“雅教育”中的雅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陈伟忠认为,雅是以规范为根基、极致为追求、高尚为境界的品格塑造历程。雅教育呈现出“一体两翼三阶”的鲜明特点,“一体”即以品格塑造为内核引擎,“两翼”即以担当贡献为价值双翼。“规范”是雅教育的基础维度,“极致”是雅教育的发展维度,“高尚”是雅教育的价值维度,三者共同形成了成长的动力阶梯。
厦门华师希平双语学校总校长刘伟做专家点评,他表示,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塑造和人格培养,通过群体文化塑造,为每个学生烙下独特的雅教育“烙印”。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莉莉提出,雅教育的演进经历了从形式到内涵的升华:初始阶段聚焦仪容仪表等外在呈现(“小雅”),逐步发展为艺术特长、才艺标签等个体修养;进而突破“独善其身”的局限,通过五育融合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辩证统一(“大雅”),最终培育出既具卓越能力又肩负社会担当的完整人格。
让每一个生命因智慧而灵动
何为教育中的智慧?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贾晓岚指出,教育中的智慧始于对知识本质的敬畏与联结,其能力展现为高阶思维与创新实践的共生共长,最终在人格方面升华为道德自觉与生命意义的和谐统一。
郑州市第二十八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蔡明生,泉州五中校长张海峰,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勾忠光,北京市密云区第五中学校长李昱霏,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贾晓岚进行圆桌论坛,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师刘涛主持
日新日进,知达行明
最后是完善教育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构建了“基础+个性+增值”三位一体的学生发展评价模型;在教师评价方面,陆续修订实施多项评价方案,补充创新性评价维度。
贵阳六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霞,石家庄二中党委书记宋伟,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颜克琼,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校长丁玉,吉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辛万香参与圆桌论坛,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主持
因爱而育,向美而行
合肥四中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建环境—创设路径—创新模式—创造成效”的育人闭环,学校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合肥样本”。
润泽教育,适切成长
“‘润泽’也就是‘若水润物,恩泽他人’,这是自然法则在人文世界中的美好体现。‘适切’是指教育要适时、适应环境、适当适度,还要切合实际、切入要点、切合学生。”曲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德安从两个词语为切入点,系统阐释其教育思想。
曲靖一中积极创建“真守正、真互动、真思考、高思辨、高创新、高质量”的智趣共生课堂,让课堂教学基于项目、问题和过程学习。
北京市八一学校党委书记沈军做专家点评,他表示,曲靖一中的共生课堂尊重每一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发展学生的思绪,以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聚焦的是问题,发散的是思维,培养的是严谨的理性思维与大胆的质疑精神。
当前教育中的“反智”与“无趣”倾向,已成为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主要障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戚业国在点评中表示,这些问题是传统教育模式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已不适应新时代需求: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高考改革的命题导向、当代学生的发展诉求,都呼唤着“更智”“更趣”的教育变革。
临汾一中第一附属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霞,大庆实验中学校长张云杰,宁夏西吉县第七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余景润,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三中学校长王强,曲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德安参与圆桌论坛,论坛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培训部主任杨全印主持
教育是爱与智慧的合一
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秉持“用爱与智慧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建构“情感浸润与理性启迪兼具”的教育生态为目标,办有爱有智慧的学校,培养有爱有智慧的教师,创设有爱有智慧的课程,协同有爱有智慧的家长,培育有爱有智慧的学生。校长石峰虎表示,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升华,更是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深刻回应。
石峰虎介绍,爱知之“爱”的核心特征体现为“理智性、全面性、差异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爱知之“智慧”基于现代教育变革需求,以适应性、融合性、批判性、发展性为核心特征。通过学校组织协调、教师专业引导、课程创新实施、家长协同支持、学生主动实践的多维联动,形成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智慧育人生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强调,价值(观)越重要、概念越清晰、凝练越简明、案例越典型,校长的教育思想越能留存且久远。
长郡中学副校长、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向雄海,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陆琦,挂任桂林市临桂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智锋,甘肃甘谷县西城区九年制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颉晓明,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校长石峰虎参与圆桌论坛,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韦保宁主持
文字:周紫昕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来源: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