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7-17
浏览次数:
11
|
|
受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总校长陈伟佳博士委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于2024年7月11至15日,为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层管理团队举办了小型研修班,以“聚焦教育前沿,智慧闪耀沪港”为主题,设计了相关研修活动,旨在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能力,加强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优化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7月12日上午,研修团队首先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学校进行参观,随后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史馆、学创中心,就学生交流、师资共享、招生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未来合作意向。 7月12日上午,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为研修学员开展了专题讲座《漫谈上海教研》。尹会长从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上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学员表示,“这犹如一股清泉,润泽了我们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是需要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过程”。 7月12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邢和祥、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开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素斌等特意到中心,对陈伟佳总校长携带其学校管理团队访问华东师范大学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期待陈伟佳总校长继续关心和支持华东师大在港学生的发展,也深切表达进一步加强沪港两地校长、管理干部、师生互访交流的意愿。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邢和祥、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开蕾与陈伟佳总校长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素斌与陈伟佳总校长
7月13日上午,研修团队参加了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沪港对话: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地方经验”交流活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致欢迎辞,介绍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自2001年成立以来所培育出的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上海教育博览会、上海市民诗歌节、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中小学生古诗文大会、中学生时政大赛、亲子嘉年华等品牌活动,也分享了作为媒体人为服务上海教育改革、服务本地学校和教师、学生、家长做出的种种探索。最后,仲立新社长表示,沪港两地教育工作者都在为服务地方、服务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未来可以从媒体视角推动沪港两地教育开展多维度、多主体合作交流。 随后,就拔尖人才早期培养这一主题,华东师大附属第二中学松江校区娄维义校长、浙江杭州建兰中学饶美红校长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实践经验和探索;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陈伟佳总校长则介绍了该校资优教育模式,分享了资优人才培养所作的“三层架构”校本课程设计,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首先是在识别资优学生的标准与评估方法上,测试和筛选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真实潜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资优教育的普及性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精英学校,普通学校的资优教育较为薄弱,导致资优教育机会不均;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求教师具备识别和教授资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现实中教师培训和支援仍有待加强;在家长期望与教育目标的平衡上,有些家长过度重视升学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资优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与时俱进的课程设计上,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以紧贴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满足资优学生的学习需求”。上海市教科院王枫博士则从理论层面,对拔尖人才早期培养分享了专业研究者的思考。最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海外与港澳台研究室主任万恒从三个共识、三个思考分享了自己对本次交流活动的学习体会。 7月13日下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海外与港澳台教育研究室主任万恒、熊万曦博士、刘涛博士陪同研修团队访问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上海高中学校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创新。华东师大二附中孟祥萍副校长、学校管理团队蔡东山主任、王兵荣主任、钱峰主任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五大学科竞赛指导、课程设置、学生成长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及取得的卓越成果。研修团员认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学成果,为研修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7月14日上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沈玉顺教授、王俭副教授、万恒副教授、熊万曦副研究员、杨全印博士、邓睿博士、刘涛博士等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层管理团队就“学校领导与管理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对话。研修团队对德育、学生发展、学校课程建设、PBL教学设计与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学校实践进行了精彩分享,与中心教师就其中的共同问题开展了相关探讨。总校长陈伟佳博士则深入解释了这所年轻的、美誉度极高的香港学校在20多年时间即取得成功、获得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密匙,以及他本人带领教师团队探索学生多元成才路径、协同家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做出的各种探索。 7月14日下午,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层管理团队访问了上海商汤科技公司。浸入式体验了人工智能对生活、商业、医疗等带来的冲击。 7月15日上午,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以“以高质量教研,促进高质量教学”为主题,就当前中小学教研普遍存在的教研问题,从教研活动九步法切入,分享了自己深入课堂一线多年的观察和反思,以边讲边讨论的形式从理论高度上引领香港教师共同思考,如何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卷入者”而不是“局外人”,如何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体现在“思维”、“情感”、“审美”等处,研修学员反馈,李政涛教授“精彩而富于逻辑推导的演讲令人深思,令人回味”。 7月15日研修团队还到上海思来氏教育公司参访,思来氏教育创始人张韫向研修团员解密这家第三方测评机构是如何在创业中一路走来,顺应教育改革“相对公平客观”、“关注学生能力”的大趋势,支持学校和教师如何通过大数据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普陀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魏静、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富彩萍陪同参观,并与香港教育同仁进行了亲切交流。 据悉,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为全港首间由大学开办的附属学校,以“全人为本学子为先、灵参德知体美群兼、培育三能通识中外、心怀家国寰宇并肩”为其学校发展使命。总校长陈伟佳博士是香港资深的教育家,服务教育界近30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及学校管理经验,也是华东师范大学香港校友会副会长、香港中学校长校友会会长。
撰 稿:万 恒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