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基地赴新疆兵团一中入校指导

发布日期: 2024-07-15   浏览次数 10
 

2024年7月9-13日,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双名计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校培中心)基地组织学员赴新疆开展第七次集中研修活动。本次集中研修活动通过入校指导、教育思想凝练、教育帮扶以及名校长工作室研讨等形式,探索名校长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

7月9日上午,双名计划校培中心基地学员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兵团第一中学开展入校指导与互帮互学活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于维涛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副主任刘莉莉教授,校培中心主任助理兼培训部主任杨全印博士,第三批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培养计划全体学员、兵团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及乌鲁木齐市高新区部分学校的书记、校长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校培中心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主持。

邓睿博士主持会议

首先,校培中心领导和名校长班学员参观了兵团一中校园,感受了兵一文化,学员们给予学校文化高度评价,于维涛主任盛赞“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天花板”。

学员参观兵团一中校园

学员参观兵团一中小平科技实验室

学员称赞兵团一中文化建设

于维涛主任与学员们交流

参观结束后,校培中心领导和名校长班学员听取了新疆兵团第一中学办学实践汇报。名校长班学员、兵团一中党委书记盛新军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他凝练的教育主张,从学校的兵团属性、发展历程、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等方面汇报了学校的办学实践。

兵团一中纪委书记刘会萍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育德无假期”假期德育实践课程为例进行了学校德育工作汇报。

兵团一中校长助理李雪荣以“卓越引领,智慧启航”为题,从优化集体备课制度、推广作业设计优化、深化科研活动实效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汇报。

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校长陈宁从七个方面汇报了集团化办学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的兵一作用。

汇报结束后,校培中心的领导进行了点评。刘莉莉副主任说,兵团一中把教育家精神写在了日常教育生活中。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践行是通过一个个小事做成的:把平凡的小事做的不平凡;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学校有清晰的发展愿景;把校长个体的优秀转化为团队的卓越。刘主任感慨,在这个学校,不是只有校长一个人优秀,而是一个团队的卓越,是既活在当下,又成就未来的教育家精神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

于维涛主任以每位汇报人的名字赋一首藏头诗,其才华令与会人员惊叹,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于主任分别从人学、哲学、管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他说兵团一中是“小学校”办了“大教育”,小空间有大作为,小切口(教研)涵养了(教师的)大幸福。他结合2018年中央4号文件指出,高品质学校不一定大,但一定强,强在文化;高品质学校不一定生源优秀,但一定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课程群;高品质学校不一定大楼林立,但一定名师荟萃;高品质学校不一定条件优越,但一定特色鲜明。

最后,李政涛主任对兵团一中办学实践汇报进行了总结。他说兵团一中是一所扎根中国大地的学校,是一所扎根新疆大地的学校,是一所扎根兵团的学校,是一所可持续的、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学校。他结合学校成功的“基因密码”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强化治理意识、机制意识和前沿意识。李主任对校长班学员强调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养尖、育尖”不是“掐尖”;是属于所有学生的,不是少数学生的;需要终生培养,而不只是早期培养。


此次入校指导活动,有办学经验的交流,有思想的碰撞,更有对未来高质量办学的思考,活动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结束。校长班的学员们收获满满,乌鲁木齐兵地学校的领导更是满载而归。通过交流办学实践,近距离聆听校长中心专家们专业的指导,相信边疆教育人更有信心、有底气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撰 稿:邓  睿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