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国家政策引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基础教育各学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智能教育应用案例。为隆重表彰智能教育优秀案例获得者,充分呈现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做法、经验、成效,深入研讨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效剖解突破难点的路径和方法,根据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的总体安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于2025年7月27日9:00-17:00,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科学会堂,举办“智能教育在中国· 智能中学教育”分论坛。欢迎各位教育同仁积极参加,为智能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智能教育在中国· 智能中学教育分论坛:
大模型、好案例、新产品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活动时间:
2025年7月27日9:00-17:00
活动地点(线下):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视频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科学与技术》主编和牛津《自然》教材主编,《上海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副主编。著有《学习的进化》《自主物理实验》《兴趣、探究、构建、创新》等科学教育图书。发表《教育多样化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等教育创新方面文章数十篇。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2024年荣获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教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历任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副处长,浦东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党支部书记。现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学数学教师。浦东新区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先进个人。曾荣获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君远杯”教学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全国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选活动三等奖。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高中物理教师,教育博士(在读),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成员,2024年四川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总计发表学术论文28篇,(2篇人大复印全文转载/5篇中文核心/2篇英文期刊),主持/主研省市级课题8项,课例/论文多次获评省市级奖项。
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合肥大学客座教授,合肥师范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参与过多项省市级课题,出版专著两本。
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兼信息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均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杭州市建兰中学信息科技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首届四星级学科带头人、上城区特级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学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浙派名师培养对象,荣获全国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标杆课(特等奖),参与课题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河北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河北省首届中小学学科名师、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衡水市市管优秀专家、衡水市第四、第五批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承担了《核心素养下教师发展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中小学管理》《人民论坛》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编写出版了多部著作。
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领导管理专业教育博士。曾先后任职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4年6月起至今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自2014年任职起开始构建外国语特色课程,带领教师开创“FOCUS”特色课程,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优化。
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工作,现任上海市民盟十六届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九年一贯制学校专委会理事、普陀区政协委员等。
教育技术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开放教育学院)院长,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副组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组组长,教育部课程中心“深度学习”综合组成员,上海市远距离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远程教育质量管理、教师培训设计与管理。
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期刊编辑高级专员,《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智能评价等,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课题10余项,参与书籍撰写2部,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项。曾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优秀编辑、多次获得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通讯和信息系统三个硕士生点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网络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SPSS)、课件开发技术、 虚拟现实(虚拟学习环境)。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党委书记、执行校长,从教25年,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海淀区育人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管理学科带头人、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海淀教科院兼职研究员。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多项北京市、海淀区科研课题负责人,北京市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人大附中“功臣教师”,河北省“县域教育振兴计划”特聘导师,教育部课程管理中心实验基地课程建设指导专家,多次承担国培项目培训任务。北京市高中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国家级赛课一等奖,在各大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信息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海南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信息网络规格与设计师,国家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正高级二级教授。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好人、中国化学会首届基础化学教育奖、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好人、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江淮好校长、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等荣誉称号。受聘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9届、30届、31届学科教育委员。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
先后有近600篇文章及论文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高中数理化》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先后出版《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高中生活,从这里起步》《老杨树下》《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我的教育智慧》等多部专著出版。
历史学博士,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第十九期全国高研班初中骨干校长,教育部第三批“国培计划”专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出版《建设一所面向未来的智慧学校》《五向课程:迈向3.0课程的实践样本》等著作。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校长。
现任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总督学。教育学博士学历、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首批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和首批教育部认定的领航工程卓越校长,特约国家督学。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合肥四中党委书记。曾获合肥市金牌职工、合肥市首批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合肥市第二批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合肥市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中学物理熊荣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第二批和第三批督学、合肥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合肥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专家等荣誉或称号。2020年入选合肥市首届名校(园)长领航班,2023年入选教育部第18期全国中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先后在《物理教师》《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探讨》《教育家观察》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
华东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改实验先锋校长,宁波市劳动模范。浙江省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研究分会副会长,宁波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研究分会会长,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导师,宁波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学校核心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个项目获评宁波市十大标志性成果。2025年4月成功举办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陈伟忠教育思想研讨会。
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成功教育创始人,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原校长,上海市田家炳中学董事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董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入选当代教育名家,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港澳台与海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