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合肥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熊荣领作了题为“因爱而育,向美而行”的教育思想报告,并与现场的与会校长们开展了互动讨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书记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对熊荣领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点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主持本场研讨会。
熊荣领在阐释“因爱而育,向美而行”的教育理念时指出:爱是教育的起点与动力,教育是爱的实践与升华;爱是行动的精神指引,行动是美的具象表达。他表示,“因爱而育”是教育的初心,强调以情感联结驱动共育;“向美而行”是教育的境界,追求以审美理想引领行动。
在谈到学校为了实现“优雅四中、智慧四中、创新四中、幸福四中”办学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实践时,他表示,优雅来自校园的美丽,景观的别致,还有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智慧来自学校全覆盖的智能化校园基础设施,做到全人、全员、全程的管理。还在于学校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架构,打造“丹心向党,匠心育人”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源自于以美育统领五育:即以美润德、以美益智、以美强体、以美促劳。还在于以“四时四节”串联学校“大美育”体系,更在于学校着力构建“1+4+1”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变革,让师生真正活在课堂里。幸福主要是学校致力于打造学生、教师、学校协同成长、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主张学生在合肥四中的求学过程中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优雅、智慧、创新、幸福”四大核心元素便构成了一个相互嵌合、联动运行的教育“齿轮组”。其中,“优雅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物质基础,“智慧管理”发挥着高校的调控与协调功能,“创新教育”是驱动学校向前的内在动力,“幸福成长”则是教育最终的价值归宿。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主持圆桌会议
在交流互动环节,石河子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刘华,成都七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翼,延安市新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张安平,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校长屈文宏,大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合肥四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复制。有的提出自己学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做法。合肥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熊荣领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出了“教育是一个从慢到漫的过程”的教育观念。
杨培明以“大爱相遇,向美共鸣”为题,对熊荣领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度解读。杨培明从“四梁八柱”课程体系的构建,到以美育统整五育的实践,再到“四节联动”打造“大美育”的协同体系,每一项都充满了学校对美育的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杨培明表示,合肥四中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建环境—创设路径—创新模式—创造成效”的育人闭环,学校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合肥样本”。 最后,杨培明对合肥四中提出的“美育统领”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由“美育统领”走向“美学统领”,以美学精神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郅庭瑾以熊荣领的“因爱而育,向美而行”汇报为例,提出了“从经验办学到校长思想:为“概念孤儿”寻找理论体系”, 引发全体参会校长们深刻的思考。郅庭瑾表示,校长需要在日常知识与专业概念之间建立双向建构机制。首先,行动者的日常知识虽丰富但多处于默会状态,需通过描述性概念实现初步抽象;其次,将归纳性概念提升为具有系统性、普遍性的专业概念;最后,通过建构性概念实现专业理论向实践场域的回归,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有经验者不会研究,会研究者没有经验。”郅庭瑾表示,校长思想的积淀需要通过四重路径重构概念体系:其一,从历史资源中挖掘具有延续性、相通性的教育概念;其二,立足办学实践提炼回应现实问题的本土概念;其三,通过比较研究、跨学科整合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方式实现概念的创造性转化;其四,系统构建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概念界定、创生和概念间的逻辑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