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员风采

熊荣领:因爱而育,向美而行

发布日期: 2025-07-06   浏览次数 10
 

熊荣领

PROFILE

合肥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现任合肥四中党委书记。曾获合肥市金牌职工、合肥市首批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合肥市第二批教育家培养工程对象、合肥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中学物理熊荣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合肥市首届名校(园)长领航班,2023年入选教育部第18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




2025年4月15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合肥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熊荣领作了题为“因爱而育,向美而行”的教育思想报告,并与现场的与会校长们开展了互动讨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书记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对熊荣领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点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主持本场研讨会。

熊荣领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熊荣领在阐释“因爱而育,向美而行”的教育理念时指出:爱是教育的起点与动力,教育是爱的实践与升华;爱是行动的精神指引,行动是美的具象表达。他表示,“因爱而育”是教育的初心,强调以情感联结驱动共育;“向美而行”是教育的境界,追求以审美理想引领行动。

在谈到学校为了实现“优雅四中、智慧四中、创新四中、幸福四中”办学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实践时,他表示,优雅来自校园的美丽,景观的别致,还有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智慧来自学校全覆盖的智能化校园基础设施,做到全人、全员、全程的管理。还在于学校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架构,打造“丹心向党,匠心育人”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源自于以美育统领五育:即以美润德、以美益智、以美强体、以美促劳。还在于以“四时四节”串联学校“大美育”体系,更在于学校着力构建“1+4+1”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变革,让师生真正活在课堂里。幸福主要是学校致力于打造学生、教师、学校协同成长、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主张学生在合肥四中的求学过程中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优雅、智慧、创新、幸福”四大核心元素便构成了一个相互嵌合、联动运行的教育“齿轮组”。其中,“优雅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物质基础,“智慧管理”发挥着高校的调控与协调功能,“创新教育”是驱动学校向前的内在动力,“幸福成长”则是教育最终的价值归宿。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主持圆桌会议


在交流互动环节,石河子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刘华,成都七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翼,延安市新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张安平,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校长屈文宏,大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合肥四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复制。有的提出自己学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做法。合肥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熊荣领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出了“教育是一个从慢到漫的过程”的教育观念。

杨培明以“大爱相遇,向美共鸣”为题,对熊荣领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度解读。杨培明从“四梁八柱”课程体系的构建,到以美育统整五育的实践,再到“四节联动”打造“大美育”的协同体系,每一项都充满了学校对美育的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杨培明表示,合肥四中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建环境—创设路径—创新模式—创造成效”的育人闭环,学校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合肥样本”。 最后,杨培明对合肥四中提出的“美育统领”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由“美育统领”走向“美学统领”,以美学精神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杨培明点评发言


郅庭瑾以熊荣领的“因爱而育,向美而行”汇报为例,提出了“从经验办学到校长思想:为“概念孤儿”寻找理论体系”, 引发全体参会校长们深刻的思考。郅庭瑾表示,校长需要在日常知识与专业概念之间建立双向建构机制。首先,行动者的日常知识虽丰富但多处于默会状态,需通过描述性概念实现初步抽象;其次,将归纳性概念提升为具有系统性、普遍性的专业概念;最后,通过建构性概念实现专业理论向实践场域的回归,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有经验者不会研究,会研究者没有经验。”郅庭瑾表示,校长思想的积淀需要通过四重路径重构概念体系:其一,从历史资源中挖掘具有延续性、相通性的教育概念;其二,立足办学实践提炼回应现实问题的本土概念;其三,通过比较研究、跨学科整合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方式实现概念的创造性转化;其四,系统构建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概念界定、创生和概念间的逻辑自洽。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点评发言


学员学习感悟

作为教育管理者,合肥四中的办学理念给我三点深刻启示:

一、教育本质的重构

学校将“爱”作为教育起点,通过全员导师制、家校共育等举措,构建了以情感联结为基础的教育生态,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生命培育”的转变。这种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正是破解功利化教育困境的关键。

二、美育的整合价值

学校创新性地以美育统领五育,通过“四时四节”等特色课程,将审美体验融入德智体劳各环节。这种以美为纽带的教育整合,避免了五育割裂,真正实现了全人培养。

三、治理机制的创新

1.党建引领:“四同”机制确保办学方向;

2.智慧教育:数据驱动与人文关怀并重;

3.多元评价:突破唯分数论的教育桎梏。

教育的真谛在于让每个生命在与爱和美的相遇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合肥四中的实践为新时代办学提供了宝贵范本,其核心在于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教育本真。充分体现了熊书记的教育理念精髓:教育就是由慢到漫的过程!


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 李彬

聆听合肥四中党委书记熊荣领的《因爱而育,向美而行》报告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指引学校未来发展的明灯。

“爱”与“美”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以爱为源,能让校园成为温暖港湾,让学生在关怀中学会关爱他人;以美为引,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高尚情操,为其精神世界注入亮色。

“育”和“行”是实现目标的有力路径。“育”要注重全面育人,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品德与能力;“行”则需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行动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作为校长,我们应树立因爱而育的教育初心,提升向美而行的教育境界,将爱与美的种子播撒在校园每个角落。结合实际,开发、优化课程设置,开展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育”中成长,在“行”中蜕变。我坚信,以爱育美,定能让学生充分、主动、健康成长,成为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柳州市第三中学 谢磊

合肥四中以“因爱而育,向美而行”为办学思想,构建了人文与科学交融的育人生态。“因爱而育”以情感为根基,通过全员导师制、24小时图书馆等细节关怀,织就师生成长共同体;“向美而行”则突破传统美育边界,以四季景观、四时四节(樱花艺术节等)为载体,将品德之美、智慧之美融入五育实践,实现“景美-物美-事美-人美”的育人链。

学校以五大策略深化实践:智慧校园精准赋能教学,创新课堂(如“1+4+1”模式)激活学习动力,多元评价打破“唯分数论”,绿色生态校园润物无声。这些举措不仅培育了“四礼学子”,更斩获全市品德发展优胜奖,印证了教育温度与深度的统一。

顾明远先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合肥四中以爱筑基、以美导航的探索,正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在科技浪潮中坚守人文底色,于细节处唤醒生命成长。期待其持续深化“爱与美”的实践,让教育成为滋养完整生命的沃土,育就优雅生活者与终身学习者,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树立标杆。


延安新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张安平

今天聆听了合肥四中熊荣领书记的教育思想汇报,对爱和美在教育中地位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求真向美是教育的目标和追求”,这些思想已经是教育人的共识,但是如何选择恰当的路径、选择适合的抓手把抽象的爱和美落实落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合肥四中就是给我们展示一个很好的成功样本,熊书记以“优雅、智慧、创新、幸福”四个主题词介绍合肥四中的办学追求,他们把对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事一情上,进而引领老师 、学生向美而行,与美同行。给我印象特别深的他们的全员导师制 ,这个工作我们也在做,但难就难在“全员” ,可贵也可贵在“全员”。这反应了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只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能关注关爱到每一个孩子,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田同高

学习熊荣领书记的教育思想后,我惊叹于合肥四中的厚重发展历程,其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办学的深度融合,造就了一所优雅、智慧、创新、幸福的卓越学府。

我想从“优雅四中”“创新四中”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合肥四中创建了优雅的育人环境:绿色校园的匠心营造,让四季美景成为自然美育的鲜活课堂;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群落,以美学空间激发学子探索创新的思维火花;浸润人文气息的校园设计,从民国风的典雅建筑到富有深意的楼宇命名,皆化作滋养心灵的美育实践。这份将自然之美、建筑之韵、人文之魂熔铸一体的育人环境营造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育人样本。

“创新四中”的育人路径是另一大亮点。“四梁八柱”课程体系纵横交织——纵向深挖学科内核,培育专业素养;横向贯通知识边界,涵养综合能力。同时,以美育统领全局,借由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推动五育融通共生,全方位赋能学子成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式。


大庆实验中学 张云杰


撰      稿:熊荣领

感悟整理:阎文鑫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