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教育作为培育未来创新人才的基石,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下午,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在上海市奉贤中学特此举办了“融合创新,共筑科学教育新生态”的科学教育论坛,庆祝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35周年暨上海市奉贤中学建校110周年。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局长程立春在开幕式上表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首先要厚植家国情怀、培养责任担当,其实要面向全体、扩大基数,第三要改变过程、注重方法,第四要优化机制、支持拔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表示,上海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推广中,完善机制和优化布局、用好社会大课堂资源、搭建平台发挥赛事抓手作用,不断提升科学教育的品质,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在视频讲话中提出,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上,科学教育是强有力的抓手,希望参与本次论坛的校长积极分享科学教育生态培育的前沿思考、前沿经验,促进科学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
交流发言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韦保宁负责主持。
上海、四川、北京、深圳市四位校长带来主旨发言,分别就各校科学教育的实践经验作交流。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林春辉以《纵横贯通,科学教育之奉贤中学样态》为主题介绍了科学教育之认识: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多样化和实践性;科学教育的主要突出科学大概念和科学的态度。科学教育之样态:基础课程注重学科实验整体设计,推动纵向发展;选修课程注重多样化平台构建,推动横向勾连;通用技术课程注重立体构建,推动纵横贯通。科学教育之保障从师资队伍、科创空间、实践平台三个方面打造。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校长李笑非以《指向素养提升的高质量科学教育——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实践探索》为主题,从奠定基础,培养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聚焦关键,整合科学类学科课程;实践参与,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价值引领,优化系列化科普活动;丰富空间,促进泛在化科学探究;校家社协同,构建科学教育新格局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北京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以《培根铸魂•激发潜能•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为主题,重点介绍了三个观念转变——寻找人才培养突破点;三条探索路径——落实科学教育关键点;三点未来思考——着眼学校发展生长点。深圳市龙华区华南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江坚以《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科学》为主题,用学生动手改造校园的例子介绍了打造科学学习工具,完善基于生活的科学学习链条的经验,并从价值体系、课程体系、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四个方面介绍了为做好科学教育生态做好的必要支撑。
圆桌论坛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王俭主持。
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吴巍、合肥一六八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吴菊文、哈尔滨113中学校长辛学文、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校长刘巍、双江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副书记李荣亮、深圳科学高中书记罗诚一起就当下科学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进行了充分交流,各校长以自己学校的经验进行答疑解惑,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教育智慧不断生成。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充分肯定本次科学教育论坛的意义。她认为,各校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了不懈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教育实践。在探索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科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要关注前沿意识、概念梳理意识、关键构建意识和战略选择意识。二是面对科学教育需要“扬长”,强调思维的贯通,进行多样化尝试,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有链接、有赋能、有期待,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科学教育领域的精英力量,展示了最新成果,分享了实践经验,我们将继续共同探索科学教育的新路径,携手开创科学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