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再次举行“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中期答辩活动

发布日期: 2024-10-08   浏览次数 10
 

为持续不断提升名校长的反思力和复盘力,进而发展思想力、变革力和辐射力,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校培中心),于2024年9月28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附中,组织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双名计划)校培中心基地学员开展第二场中期考核活动。中期考核小组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副主任刘莉莉教授、主任助理邓睿博士以及双名计划校培中心基地的学员共同组成。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方妍校长和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校长进行了陈述与答辩。双名计划学员领衔的工作室成员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方妍校长分享了参加双名计划校培中心基地学习近两年来的进展。她介绍了通过校长个人的阅读带动学校团队读书思考的心得与收获,通过研修期间的专题报告、学校诊断、同伴互助、与专家对话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水平,在决策中的前瞻性和辩证审视能力。她重点围绕教育强国背景下学校治理体系变革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汇报,并结合教育家精神的学习与践行,介绍了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如何发现好老师、唤醒教师身上的教育家精神的经验。专家组就“校长职业生涯反思”“教师教育家精神培育”“机制与制度概念辨析”“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的关系”“育人、育分和育能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定位”“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等问题与方妍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杨培明校长从“学习与收获”“成长与改变”“目标与规划“三个方面汇报了近两年来的学习收获、反思与展望。他认为通过学习,不仅知道了”校长应该怎么做“,还发现了”校长可以这么做“,更获得了启发”校长还可以那样做“。他提出了”以美育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的办学主张,致力于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以工作室为载体,他致力于用大美育思想影响更多的师生。专家组就”县域高中如何培养名优教师“”数智时代大美育的目标、路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学术型高中内涵“”校长与教师学习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提问。

在肯定两位校长所取得的专业提升与办学进展基础上,李政涛主任对两位学员的陈述与回应进行了点评指导,进而就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背后的用意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特别就概念的内涵、概念之间的关联、概念辨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他着重指出,校长的学习与教师的学习相比,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第一,更多战略性学习,而非战术性学习。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中、把个体放在全体中学习和思考,善于把个人的志趣与本校的发展、国家需要、时代需要、民族的繁荣复兴乃至人类文明联系起来;第二,更多融合性的学习,而非割裂性学习,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融合,将政策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融合;第三,更多前沿性的学习,而非陈旧性的学习,了解最前沿的政策、理论与实践,带领教师走向前沿。

刘莉莉副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中期考核是校长们的一次自我体检,希望校长们在学习中注重概念梳理、关注前沿问题、关联建构和战略选择。她勉励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名校长努力建好样板校,不断梳理、凝练自己的办学经验,形成操作手册,发挥好辐射引领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撰    稿:邓    睿

 审    核:李政涛  田爱丽

 编    辑:舒    扬


@

关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官方微信号:NTC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