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大批合格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家办学问题逐步受到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 1996年,江泽民同志强调“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2006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发表关于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的讲话。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在为促进我国教育发展专门举行的教育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大批教育家的重要性。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问题的重视,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我国教育形势和任务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说出了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因而受到我国教育界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回应。教育部对“教育家办学”问题非常重视,将培养造就大批教育家型校长、促进教育家办学局面的早日形成作为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2007年3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提出,“举办实施素质教育高级研究班等班次,培养一批引领中小学校改革发展的专家型校长,努力造就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2007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执行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明确提出 “提倡教育家办学。选拔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能力突出、潜心办学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改进对学校主要领导干部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学校发展与改革的能力。”教育家办学由此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我国教育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大政策措施。2008年,教育部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调研工作中,将“校长队伍建设与教育家办学”单列为一个研究课题组织力量开展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提倡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和《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精神,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储备教育家型校长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教育家办学”的格局,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人事司做出了相应的工作部署。2009年2月11日,教育部人事司发出的《关于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国家级培训常规班次2009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安排当年举办一期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遴选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形成了一定办学特色,已参加过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的优秀校长,进行为期一年(多次集中)的高级研修培训。该班以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储备教育家型校长后备人才为目标,通过名师指导、境内外访学、立项研究、资助出版等形式进行重点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杰出校长。
2009年4月23日,教育部人事司原副司长吕玉刚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讲话中,将“以培养造就教育家型校长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作为“贯彻全国干教会精神,扎实推进大规模校长培训工作”的重大措施,并提出“为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和储备教育家型校长后备人才,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连续5年每年遴选一批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校长,通过名师指导、境内外访学、立项研究、资助出版等形式,进行为期1-3年的重点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教育家型的杰出校长。”
根据教育部和教育部人事司的部署和有关指示精神,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从2009年3月开始筹办“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并于5月上旬启动了学员遴选工作。根据教育部人事司的指示,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历届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中,遴选了29位优秀中学校长参加学习,并在教育部人事司指导下编制了“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举办方案”,制订了培训活动实施计划,为学员选购了一批研修参考书。
根据“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办班计划的安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将在1-3年时间内,通过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优秀中学校长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系统总结办学经验,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增强其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为培养造就大批教育家型校长积累经验并提供学习、研究平台。
2009年7月25日上午,“首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 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位优秀中学校长参加本期研究班学习。其中高中校长18位,初中校长11位。李卫红副部长在开班典礼讲话中指出:“培训中心有已经有20年的历史,20年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活跃在我们祖国各地,特别是名校的优秀校长。所以在20年后,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办这个高级研究班,我觉得是非常适时的,完全有能力办好的。如果说,我们在20年前就办这样的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或许还有些早,那么20年后的今天,我认为完全可以办好。
称之为家的,如企业家,可以说这样的称谓现在并不少见,但是现在很少人对教育工作者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成果,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承认,其影响不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成功的做法,往住被社会追捧,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影响了我们对教育家的全面认可。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要让教育家去实践教育和管理教育。对那些有强烈的教育理想和追求,真正懂教育的,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的教育工作者,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成为教育思想的创造者,成为教育实践发展的引领者、指导者,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同时希望,希望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的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活动,探索促进优秀中学校长高水平专业成长的新路,为造就大批校长型教育家,早日形成教育家办学局面创造新的经验。要以举办该班为契机,在培养造就大批教育家型校长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创造一套新经验,为全国教育干训机构提供新的示范。
2010年7月28日,“第2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在上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开班,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32位学员参加了该班学习。2011年6月13日,“第3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在上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开班,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34位学员参加了该班学习;2012年9月,“第4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在上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开班,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30位学员参加了该班学习。
到目前为止,第1、2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完成了六个阶段的学习,分别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11月按计划结业;“第3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已经完成了四个阶段的学习,将在完成第五、六阶段研修任务后于2013年11月结业;“第4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目前已经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学习。
为了进一步帮助参加优研班学习的优秀校长总结、凝练并传播其办学思想和实践成果,激励更多的校长自觉追求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局办学”格局的形成,2010年10月以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先后在浙江苏州、无锡、杭州、新昌,吉林长春、河南郑州,上海,天津,陕西西安和广东广州为50位办学成就卓著、办学思想丰富、系统、深刻的优秀中学校长举办了50场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了第一批4册《人民教育家论坛丛书》,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校长队伍中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7月29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要求。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根据教育部人事司的部署,将在认真总结第1、2、3、4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办班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9月继续举办“第5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
“人民教育家论坛?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是根据“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举办方案”设计实施的项目,是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研修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校长教育家的成长规律,通过总结、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让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在接受同行、专家和社会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是优秀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之途。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希望,通过举办“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论坛”,为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研修学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校长提供一个展示其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办学业绩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引导更多的优秀校长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崇高教育使命,自觉承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头人的责任,用教育家的标准勉励、要求自己,持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系统总结、反思办学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办学思想,巩固和扩大办学成果,增强教育领导和教育创新能力,早日成长为能够引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教育家型校长,为促进“教育家办学”格局的形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