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科学回答“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命题,整体擘画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图景,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引教育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教育系统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准确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大会强调,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政治属性,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人民属性,事关教育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问题,必须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战略属性,事关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功能。这“三大属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本质特征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本质、鲜明特色、独有优势,把我们党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是教育强国建设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的“原点”和“靶心”。
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六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思政引领力,是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有效塑造青少年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能力。人才竞争力,是人才的综合实力、竞争实力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比较优势。科技支撑力,是有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有效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民生保障力,是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优质教育需求、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能力。社会协同力,是调动央地两个积极性、有效协调整合全社会资源、形成共同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国际影响力,是中国教育的全球话语权、吸引力和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引领力、塑造力。
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必须全面构建的“八大体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建成教育强国,必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这“八大体系”,构筑起了教育强国的“四梁八柱”,推动教育体系更加注重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推动教育组织更加注重开放融合、多元多样,推动教育发展更加注重胸怀天下、自信自立,推动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向更加灵活广阔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延伸。
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一是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这把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最终目标。二是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这深刻把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三是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这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和有效性。四是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这为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五是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坚定教育自信,把握世界教育强国共性特征和规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五个重大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深化了我们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五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强国建设重大任务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部署。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充分认识这是教育强国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的重要布局,是必须牢牢盯住、确保拿下的主攻领域。
“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八大体系”“五个重大关系”“五项重大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开拓了新境界。